据统计,过去三年中,约有156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被注入互联网媒体赛道,而在2015年以前,这个数字还只有45亿。可以预见的是,这些白花花的银子起码能砸出几家“1亿美金俱乐部”成员,即年营收达到一亿美元以上的媒体公司。然而对于内容行业来说,要翻阅这堵高墙、成为“准独角兽”也绝非易事。本期全媒派(qq_qmp)为你梳理数字媒体企业难以突破1亿美元收入关卡的原因,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。

在美国著名体育新闻聚合平台Bleacher Report和女性博客Bustle的创始人Bryan Goldberg看来,1亿美元的创收目标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存在。为此,他提出了“50/50原则”,即先获得5000万独立访客和5000万美元年收入,这被他称为“良好的开端”,用咱们的话说就是一个“小目标”。
“低于这个门槛的媒体应该考虑找一家伙伴联手”,他说,“并且,我认为未来这个1亿美元的目标线将会有所浮动。至于我们自己,现在虽然还难以实现,但说不定到2018年下半年我们也能翻个番,跨过那道‘100/100’的门槛。”
当然,还有一种可行的途径就是干脆完全避开风险资本的羁绊。Todd Sawicki指出,“现在大家都有些盲目跟风了,好像做媒体也一定要获得风投一样,”他说,“规模非常大的媒体企业或许不可避免,但不是每家做内容的企业都需要趟这摊浑水。”
====================
本文系腾讯新闻旗下媒体研究平台全媒派原创稿件。授权转载请联系全媒派小助手(微信号:qmp_001)。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“全媒派”(ID:qq_qmp),阅读更多精选文章。